(二) 水大,以润湿为性,如人身中之唾涕、脓血、津液、痰泪、大小便等均属之。
(三) 火大,以燥热为性,如人身中之暖气属之。
(四) 风大,以动转为性,如人身中之出入息及身动转属之。
若此四大不調,則易致病。
佛教五蘊:
又作五阴、五众、五聚。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別: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。(一)色蘊,即一切色法之类聚。
(二)受蘊,苦、乐、舍、眼触等所生之诸受。
(三)想蘊,眼触等所生之诸想。
(四)行蘊,除色、受、想、识外之一切有为法,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。
(五)识蘊,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。
11、人除了身体上的病痛之外,心理上也会有贪、瞋、计较的心病,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決、去除我们的心病?
《大般若经》说:「身病有四,谓风、热、痰及诸杂病;心病亦四,謂贪、瞋、痴及慢等病。」说实在的,身体的病好治疗,心病才麻烦。不过,身体是我们的,我们要认识他;心也是我们的,我们也要认识自己的心。能夠认识自己的身心,无论身病也好、心病也好,自然比较容易治疗。
依佛教讲,八万四千烦恼就是八万四千种的病,而统领这些心理毛病的兵团就是「贪欲、瞋恚、愚痴、我慢、疑忌、邪见」。我们心理的烦恼魔军很多,但是真正说起来,全部的统帅只有一个,就是我们自己,叫做「我执」。v 如何治疗我们的心病?佛教所谓「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嗔痴」。贪嗔痴「三毒」是戕害我们身心最大的敌人:
心理的贪病好比是身体的胃病,害胃病是因贪吃饮食太多的緣故。
心理的瞋病好比是身体的肺病,肺病能烂坏人体內部,和瞋心能坏事一样。
心理的痴病好比是身体的精神病,精神病是自己理智不能作主,言行失常,痴病正是做错事的一个根源。
所以,对治贪瞋痴之病,要「以舍治贪」、「以忍治瞋」、「以觉治痴」。另外,对治心病还有五个重要的法宝,就是「五停心观 」。五停心观是对治心中烦恼魔障的五种观想法门,分別是:
(一) 以不净观对治贪欲。
(二) 以慈悲观对治瞋恚。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