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旗世界(北京)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
《易经》对中国文化的影响

收录时间:2011-1-29  来源:本站搜集  作者:zy19819  ★★★☆☆ 热 荐

热点词:|易经|中国文化|易学|王耀|  本日:6 本周:6 本月:25 总计点击:8046

《易经》强调与时偕行的变易思想,是和谐文化、与时俱进等国学传统思想的主要来源。

《易经》编码的序结构思想,是已知最早研究事物序结构的典范,比现在的基因排序早了五千多年。同样的卦符,由于序结构不同而有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、《周易》、《邵氏易》之别。

《易经》实时定位的思想,是形成“天人合一”思想的根源,至今对环保,保健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
《易经》编码的模糊观念,是后世的模糊数学的先躯。《易经》编码所依据的四论对中国文字造字、用字的“六书”有着直接影响,象形、会意、指事、形声、转注、假借都可以在《易经》的相似论、相应论、相关论、相对论中找到依据。

《易经》回答了诸多哲学、天文、预测等方面问题,是真正的一分为二观点,比马克思学说早了几千年。它注重推理和条件约束,没有任何宗教色彩,通过象、数、理的推演,展示了独特的宇宙观,回答了物质、能量、信息、质量转换、辩证法则(主次要矛盾、普遍和特殊)、整体运动变化、人的意志等纯哲学命题,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重要意义,独树一帜。其辩证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先躯。《易经》预测所利用的偶合律,最早找到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完美结合点,是探讨偶然和必然哲学范畴的先声;其二元世界统一论思想,揭示了我们目前所处的宇宙空间的真象,暗示了二元世界解决一切问题的不二法门。

《易经》中常用的很多词语至今仍在我们口头应用,“突如其来”、“夫妻反目”、“谦谦君子”、“虎视眈眈”……等。“咥”仍是陕西方言中“吃”的代名词,“与时俱进”典化于《易经》的爻辞,“和谐社会”典化于《易经》的“和谐律”,清华大学的校训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、海尔企业文化“日清/日新”、CL的合金文化等都来自《易大传》。21世纪中国的崛起,正在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层结构。

《易经》对中国文化影响的领域非常广泛,可以说是无处不在。对儒家、道家、中医、政治、军事、文化、民俗影响深广,是世界上传承非常完整、绵延不绝、生生息息的文化活化石。

首页 上一页 [1] [2] 尾页  页次:2/2
复制链接】【我要纠错】【发表评论】 责任编辑:HUAWEI
相关文章

 v [zy19819] 易经与因果的关系 (2011-7-13 3889)

 v [zy19819] 易经---阴阳的概念 (2011-7-13 3797)

 v [南怀瑾] 佛学与《易经》 (2011-6-21 4320)

 v [zy19819] 佛教概述 (2011-1-29 15323)

文章评论
 v 不好意思,暂时没有添加评论!